唐代录取进士,每次不过二十至三十人,少则几人、十几人。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百至三百人,甚至五百至六百人。明清时期录取进士,每次一百至四百人。
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,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,称为进士。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。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。此称始见于《礼记王制》。隋设科举进士科,以选贤能。到了元朝以后,惟存进士一科,遂成为科举功名的最高等级。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“金榜题名”。
上一篇:自主划线
下一篇:酸角
相关文章
司户
06月22日
李遐
06月19日
贡士和进士的区别
06月18日
姓梁的历史名人
形容猫的词语
06月17日
青花瓷的由来
最新文章
橘子发霉是什么菌
浸染
建筑师和建造师的区别
感恩是
藁
色弱考驾照
热门文章
菠萝的好处与坏处
庚辰年是什么命
北京中轴线
鲤鱼跳龙门的故事
草莓种植季节
轻解罗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