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宰相被称为相公。
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,并非具体的官名。宰的意思是主宰,相,本为相礼之人,字义有辅佐之意。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,宰相联称始见于《韩非子》。
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,历代不同:太宰、相、相邦、相国、丞相、大司徒、尚书令、中书令、侍中、尚书左仆射、尚书右仆射、同平章事、内阁大学士、军机大臣、相公等等。
上一篇:入坑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分数方程怎么解
相关文章
都统制
06月19日
东坡肉是谁发明的
06月12日
五子是哪五子
06月11日
仲姓
06月07日
三公不包括
杨家将简介
06月04日
最新文章
橘子发霉是什么菌
浸染
建筑师和建造师的区别
感恩是
藁
色弱考驾照
热门文章
菠萝的好处与坏处
庚辰年是什么命
北京中轴线
鲤鱼跳龙门的故事
草莓种植季节
轻解罗裳